清明上河图作于哪个朝代?
清明上河图作于哪个朝代:北宋。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原称“清明上河图”,现称清院本,中国古画、图卷、绢本,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、孙祜、金昆、戴洪、程志道在1736年(乾隆元年)合作画成。此卷用色鲜丽明亮,用笔圆熟细致,界画桥梁、屋宇、人物皆细腻严谨,是院画中极精之作。
创作背景:清明上河图是北宋(960-1127)相当流行的题材,其中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,他以清明时节作为引子,展开对汴京的精描细绘,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,受到历代喜爱,因而有许多仿本的出现,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。清初明末,苏州大量仿制《清明上河图》散落民间,后来纷纷进入清内府,一时间鱼龙莫辩。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,另起炉灶,并于乾隆元年(公元1736年)又画了一张《清明上河图》。因此本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——陈牧、孙祜、金昆、戴洪、程志道参照各朝的仿本协作画成,故今人称之为清院本。清院本是集各家所长之作品,加之受西洋画风影响,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,并有西式建筑行置其中。
历史价值:
《清明上河图》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相对宽松的局面。从画面上看,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首都汴梁的繁荣景象,是为歌颂太平盛世而作的。史书记载,北宋立国后,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,手工业(如纺织手工业和陶瓷业)也得到高度发展;加之水道运输的改进与国内市场的发展、海外贸易的兴起、城市人口的密集和消费的增强,促进了如汴梁这样的大都市的形成。政治上的稳定,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快速发达与市场繁荣,艺术创作上的宽松。《清明上河图》以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为时间背景,以水门以东至虹桥附近汴河两岸为实际地理位置,以郊野、虹桥、城关三段为情节,以市民“出郊”、“上河”、“赶集”、“扫墓”等活动为主题,精细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盛况。
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
描绘的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(今河南开封)的生活景象。《清明上河图》为北宋风俗画,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。画家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,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,牛、骡、驴等牲畜,车、轿、大小船只,房屋、桥梁、城楼等各有特色,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
关于我们| 客服中心| 广告服务| 建站服务| 联系我们
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